“临清傍运河,富庶甲齐郡”,“这临清闸上是个热闹繁华大码头去处,商贾云集之所,车辆辐辏之地,有三十二条花柳巷,七十二座管弦楼……”
历史上,临清依傍运河,有着500年的繁华历史。如今,老运河虽已不像当年,但是借助大运河申遗的契机,临清段有望再现历史黄金水道的繁华。
“死河子”再度绽新颜
“等了20多年,我家北屋的门窗终于可以向南开了。”10月22日,家住运河边的周大生坐在家门前,碧波荡漾,凉风习习。殊不知,这清水荡漾的运河昔日是条“死河子”。
周大生从小在临清老城区长大,他家门前的这段运河是全国现存唯一的一段元运河,被称为元代会通河临清段。它东起鳌头矶前,西至临清闸入卫河处,是元代至元二十六年(1289)开凿自须城安民山至临清御河(卫河)250里“会通河”中最北的一段。
当年,运河两岸帆墙如林,楼堂馆肆更是数不胜数。“逢初一十五,这座桥那个热闹呀,叫卖声不断,真是繁华呀!”周大生的妻子李庆菊今年70多岁了,小时候总喜欢跟父亲到桥上赶集。但在20年前,这条河道逐渐变得垃圾成堆,污水横流,臭气熏天,刺耳刺眼,北屋的门窗也只能朝北开了。
在大运河申遗中,临清投资1.2亿元进行运河改造工程,这段运河又逐渐恢复了当年的美丽景色。如今,运河两旁,古屋错落有致,古老而沧桑。河上两座古闸桥会通桥和问津桥,采用元代石和从民间征集的明代贡砖修葺而成,经几百年沧桑后重现人们视野。
据了解,临清市对接“一区一圈一带”区域发展战略,依托京杭运河黄金水道,合理规划建设沿河产业园区,发展了一批现代物流园区、大宗商品集散地以及特色文化旅游、休闲度假旅游园区,再造临清港口商埠,带动临港加工、仓储、物流、旅游等相关产业加快发展。
刘英顺和他的“胡同游”
在临清,刘英顺也是一位名人。从五年前开始组织“胡同游”,他就和运河紧紧联系在一起。这个土生土长的临清人,义务宣讲运河文化已有6年了。
刘英顺自幼喜欢听老人聊胡同,而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越来越痴迷运河文化。书店买书、网上搜集、采访老人,他潜心收集传统文化知识。在添置数码相机后,他又走街串巷,拍摄运河古迹,整理后发到博客上,更大空间地宣传着运河文化。
如何让大家来保护临清丰富的运河文化遗存呢?刘英顺决定“以游代传”。2008年,他通过网络发帖,组织网友逛临清胡同和运河遗存,义务讲解。此后,胡同游每年大年初二、“五一”、“十一”定期举行。至今,活动参与者达万余人。
如今,胡同游的参与队伍正在不断壮大,摄影爱好者负责摄影,交警部门负责交通疏导,还有热心人提供扩音设备、帽子、国旗等。而当地百姓的喜怒哀乐,都成为刘英顺讲解中的精彩内容,也成为外界了解运河的又一个窗口。
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表示,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不单单是一项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工程,更是服务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大局,建设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、推动当地旅游的惠民工程。据初步统计,我省大运河保护申遗直接和间接受益的民众超过500万人。
王福明和他的运河情
“临清的桥,四周的水;德州的船,天津的嘴。这桥和北京的回音壁一样,声音传播很远。因为桥中心下有‘发音井’,声音叫‘通天叫’……”
10月28日,在修缮一新的会通闸桥上,一名老人声情并茂地向来往行人和观众诉说着运河边上的故事。他叫王福明,四代居住在运河边,是吃着运河的水,听着爷爷奶奶讲运河故事长大的,是一名不折不扣的“运河痴”。在今年的运河改造尤其是会通桥修缮过程中,王福明还根据对运河的了解,提出了很多建议,并被相关部门采纳。
王福明家里挂满了跟外国游客在运河边的合影,这些自大运河申遗以来到临清考察的外国友人,一般都是王福明负责讲解的。而他最重视的,还是那些翻拍的临清运河老照片,是他多年以来一点一点收集到的,每一张都是精品,每一张背后都有故事。
如今,在临清像王福明、刘英顺这样的运河爱好者、践行者有很多,他们再一次掀起了“运河热”。